数据分析方法-RFM用户价值分层模型
这是一个从交易数据反推用户价值的方法
·
这是一个从交易数据反推用户价值的方法
RFM各项定义与影响现象
定义
R(recency):最近一次消费
F(frequency):一定时间内,消费频率
M(monetary):一定时间内,消费金额
影响现象
R:品牌记忆强度、品牌接触机会、回购周期
F:品牌忠诚度、品牌熟悉度、购买习惯养成
M:消费能力、产品认可度
RFM模型优缺点以及难点
优点
数据的可获得性
缺点
滞后性、受行业影响、仅考虑用户的行为数量无法分析用户的行为
难点
- 定义时间范围
- 定义消费金额的区间范围
- 根据用户消费种类定义激励策略
解决方法
- 根据行业和可运营群体最大数作参考
- 采用均值的方法(受异常值影响较大)
- 采用四分位数的方法(20%分位等等)
- 采用打分法(取决于是划分用户层(不需要),还是求用户综合RFM得分(需要))
- 最后根据划分人群、运营效果、活动规律、调整阈值来实现动态划分用户群组
主要参考指标
用户唯一标识、消费时间、消费金额
用户分层营销优化策略
分类 | R | F | M | 营销优化策略(参考) |
价值 | 高 | 高 | 高 | 提供个性化VIP服务 |
高 | 高 | 低 | 提供优惠活动,吸引客户提高客单价 | |
发展 | 高 | 低 | 高 | 指定客户忠诚度培养计划 |
高 | 低 | 低 | 提供试用活动,提供购买欲望 | |
保持 | 低 | 高 | 高 | 推送个性化的激励活动 |
低 | 高 | 低 | 调整宣传策略,设立门槛优惠方案 | |
挽留 | 低 | 低 | 高 | 主动联系客户,开展问卷调查 |
低 | 低 | 低 | 适当减少预算,降低营销成本 |
模型操作步骤
- 判定RFM各项意义是否适用于目标需求
- 数据清洗
- 汇总计算所得字段
- 设立用户分层参考标准
- 建立打分表的评分参数
- 根据模型分类占比设立优化策略
- 后期持续根据模型优化后的前后对比
影响RFM模型失效场景
季节性、商品特征、促销活动、节假日事件、用户生命周期
解决方法:根据业务特征、给特殊时间增加标识
注意事项
- R值受行业客观消费频率影响
- F值受事件、节假日、活动、定期等因素影响
- M值受价格定位影响,对客户分层的作用相对较弱
- 模型受行业影响时,F值可以替换成累计购买频率、R值可以替换成累计购买金额或平均客单价
- RFM各项判定值的高低,取决于值是否大于平均值(单行计算)
- 用户群组划分受营销方案的可执行性影响
- 可以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判定RFM综合得分是否合理
参考文章:
更多推荐
所有评论(0)